不知不覺又方便了 香港金融業正進行的4 大數碼轉型
金融行業作為「百業之母」,於所有企業都積極進行數碼轉型之時,金融行業豈能怠慢。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直於Fintech金融科技方面進行革新,各銀行都進行轉型,提供更多數碼服務,方便零售消費者及企業客戶以保持競爭力。
FPS轉數快
過往我們需要轉賬其他戶口,都需要在ATM或網上銀行輸入整個銀行戶口號碼及用戶姓名才能過數。如果要轉賬到其他銀行的戶口,更可能要等上一個工作天才能完成轉賬。有見及此,香港金融管理局於2018年推出「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的支付金融基建,由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負責運作,在香港推行不同貨幣(港元及人民幣)即時支付,全日24小時為消費者及商戶提供安全、有效率及便捷的零售支付服務。消費者只需透過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快速支付系統識別碼或掃描收款人的二維碼,即可即時轉賬付款或收款而毋須手續費。
FPS的出現提高了數碼支付服務的滲透率。零售銀行通過 FPS 和實時全額結算處理的本地支付指令中,98% 是由客戶通過數碼渠道包括FPS發出,僅剩餘 2% 是通過非數碼渠道(如分行)發出。
虛擬銀行的誔生
2018年金管局開放虛擬銀行的牌照申請,促進了為市場引入虛擬銀行,時至今日香港已有8間持牌虛擬銀行。雖然虛擬銀行目前只提供存款、支付及私人貸款服務,種類較傳統銀行少,但它們的開戶程序簡單,而且申請門檻低,不設最低戶口存款要求,提供24小時全天侯服務,不受傳統銀行分行的開門時間限制。由於全部虛擬銀行都成立初期都主打高存款利率來吸引消費者,使其在客戶存款和貸款表現上,各行在客戶貸款規模大多以倍數增長,以2022上半年的表現,8間銀行的總存款量已有250億。
傳統銀行的數碼化
還記得小時侯開銀行戶口,需要走到銀行排隊提供文件,但現在開戶口已是數分鐘內得事。虛擬銀行的出現加速了傳統銀行的轉型,於虛擬銀行開戶口當然快,但原來現在於傳統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開戶,亦只需用手機掃描身份證明文件便可,整個過程大約10分鐘完成。
於2021上半年,在所有零售銀行中,通過數碼渠道開立的個人賬戶佔所有新開個人賬戶的 39%,比2019年的17%翻了一倍,中小型企業 (SME) 開戶數碼渠道的日益普及更為顯著——從 2019 年的 1% 上升到2021上半年的 20%,可見這種轉型的確大受歡迎。
虛擬貨幣及Web3.0的興起
面對最新的金融趨勢,香港的金融業都不得不轉型以把握資金流向機遇。近來不時有消息傳出香港正在規劃對於虛擬加密貨幣的新政策,可能在將在2023年3月,將零售虛擬貨幣交易合法化,而且會僅認可比特幣與以太幣以外的更多虛擬貨幣。同時金管局亦積極考慮CBDC 史行數碼貨幣的發展,只是在形式上它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出,減免去中心化下的潛在不法風險下,又能享受區塊鏈技術風優勢,包括免去中介費,提高交易的效率,令企業及消費者都能受惠。
Tech On Fire 作為專業培訓機構,按企業需要提供度身訂造課程,協助企業進行數碼轉型,而且課程已獲得「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課程」RTTP 資助。如有需要了解更多請以WhatsApp 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