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軍亞太新興市場?先建立本地化營銷策略
於大企業工作的營銷人員,都應該對Regional Marketing 區域營銷不感陌生,因為很多大品牌都擁有區域營銷隊伍,作為地區的營銷隊伍與Headquarters 總部的溝通橋樑。這個概念對香港一些中小企來說可能較新鮮,因為香港市場不論是人口還地理上都比其他市場小得多,用不上區域營銷,但它對中小企能否衝出香港,進軍更大市場至關重要。
區域營銷的必要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少世界企業一直將亞太區的區域總部設於香港,直至近年才轉移到上海或新加坡。區域營銷對於大企業來說十分重要,作用包括
1. 更好的品質控制
遠在歐洲的品牌總部,總不能每推出一個企劃都走遍世界一轉來確定每個地方的地區分部實行企劃時的質素,所以需要有區域總部負責那個區域的市場,例如香港作為區域總部,需負責亞太區市場例如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以確保每個市場的營銷執行都符合品牌符標準。
2. 匯合與協調
作為品牌總部的營銷,需要處理的事項繁多,因為需要面對的市場太多,推出一個全球性的宣傳企劃,可能會有數十個不同的版本。區域營銷隊伍作為市場與總部符橋樑,可將總部的宣傳物料與指引分派給地區,亦將地區的疑問轉發給總部。
而對於將要進入亞太區的新市場的品牌,擁有區域營銷的思維亦十分重要。即是,品牌需要有一致的品牌形象,同時亦要因應不同的市場需要而制定本地化營銷策略。
本地化營銷策略
根據Hubspot的「Building Winning Marketing Teams”報告, 40% 的受訪澳洲營銷主管,及36% 的新加坡受訪澳洲營銷主管認為需要以本地化營銷引起當地受眾的共鳴(例如語言、幽默、多樣性),並說出全球的品牌總部並不很好理解當地的文化以作出適合的營銷策略。
的確,本地化營銷並不只限於文字上的翻譯,每個市場都有獨特的文化,消費者習慣也因而不同。例如東南亞的消費者正朝著移動設備優先的方向發展,東南亞市場有超過 8.87 億移動設備登記,是總人口的 132%。 超過 70% 的新加坡人和馬來西亞人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這些消費者習慣會令營銷策略有所調整,包括在這些市場的廣告策略以手機優先會更為有效。
另外,品牌於市場的成熟程度的不同也會令營銷策略作出不同的調整,例如品牌於香港已有一定知名度,那宣傳的內容及視覺上都不需要”劃公仔劃出腸”去特別介紹品牌,可以集中在產品推廣上。但當品牌進入新市場時,受眾對品牌沒有基本認知,品牌於廣告內需要更多介紹品牌,令受眾第一次接觸到廣告便能清楚理解品牌的形象,以及品牌是賣什麼產品及服務。
如果你的品牌需要進軍東南亞市場,有一點不得不留意,就是東南亞的電商市場平台的發展,特別介紹的是Shopee 與Lazada,他們總共已瓜分了東南亞接近9成的市場流量。所以進軍東南亞市場,必先在這兩個電商平台上架,以獲取曝光率及自然流量。

本地化的營銷策略並不能只靠感覺,實實在在的數據分析能令你更了解市場與消費者習慣。Tech On Fire 的「數據導向與營銷自動化課程」,教導學員會了解不同數碼營銷工具的運作,及明白如何運用數據及自動化去改良企業的業務效率,同時有助拆解每個市場的不同,制定本地化的營銷策略。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以下連結 https://techonfire.com.hk/rttp/data-driven-and-automation-for-growth-marke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