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ESG原則 同時實現企業社會責任及提升企業效能
時代轉變令全球營商環境都產生轉變,面對新生代的顧客群,以最大利益化為商業唯一目標已不合時宜。千禧世代與Z世代都比上一代更著重品牌的社會責任,他們也較關心環保議題,並將這些放進消費的考慮因素。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影響力漸大,影響到企業的決策及投資決定。不少企業都已經將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因子 融入投資決策與資產管理,協助企業長期永續發展與改善投資回報。
ESG因子包括環境因子(environmental), 社會因子(social)與管治因子(governance),與永續投資緊密連結。永續投資是一個整體投資理念,ESG則是用於辨別及制定具體永續投資方案的數據分析工具。
ESG因子定義
環境因子 – 包括氣候變遷及風險、能源效率、天然資源耗竭、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等等與環境相關等投資機會。
社會因子 – 包括勞工問題、企業與社區的關係、多元性、生活品質、知識增進 、以及提升科技以改善永續性。
治理因子 – 包括降低貪污行賄的風險、監督董事會的多元性、高層薪酬獎勵、會計準則、股東權利、以及具有正面影響力的企業行為。
將ESG因子加入決策及投資考慮的好處
1. ESG提升品牌形象
實踐ESG對品牌形象有正面的影響,新一代消費者比以往更看重品牌的理念,他們更願意於擁有相同理念,例如環保的品牌消費。根據研究機構麥肯錫的研究表示,高達70%的消費者在產品及服務品質相近的前題下,願意多付出約5%的價格購買相對環保的商品。
2. ESG增強員工表現效能
ESG中的governance管治因子,涵蓋了企業與員工的關係。企業重視員工,願意投放資源去培訓員工,員工的表現定會更佳一,而且良好的福利雖會增加
支出,但員工士氣上佳時生產力及員工的忠誠度也會增加,公司的回報會比支出更大。
3. 減少監管干預
現在不少國家都有對企業有關ESG因素的要求,例如美國會對企業的能源耗量進行限制,如果超過限額企業需付懲罰性稅項。而一些環保產業則會的到政府的資助,所以ESG因素絕對影響企業的潛在營運表現。
要知道企業的ESG的表現,需要交託給專門負責分析企業 ESG 表現的專業人士。其中國際機構PRI(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是全球責任投資的主要推動者,它們每年都會評選出在永續投資方面表現優秀的投資機構,因此當一般投資者想要執行 ESG 投資時,就可以將這份名單視作篩選投資機構的依據。
Tech On Fire除了提供一般企業數碼轉型培訓課程外,也會為企業提供度第訂造的培訓課程內容,包括ESG企業培訓,向企業介紹ESG的基本理論,並按企業需要提供建議。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企業轉型,還要考慮環境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