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報告一定要做? 利用大數據協助 令你評分達標
「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市場對企業的期望由過往的純財務表現,發展到涵蓋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及非財務表現,例如企業是否聘請足夠多元性的員工、企業的營運是否有將環境保護納入為考慮因素等。世界各地的政府及相關機構都有有關ESG的法例要求,企業要遵守並且提供報告以達致可持續發展。ESG 報告究竟點做?
由2017年開始,香港的上市公司都必須根據由香港交易所發出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來披露企業有關 ESG 的資料。而披露的程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強制披露規定,第二則是「不遵守就解釋」條文。
以下我們以恒生銀行(0011)的2021 ESG報告作例子。

首先,企業的 ESG 報告中必須具備披露董事會對環境、社會及管治事宜的監管;董事會的 ESG 管理方針及策略,包括評估、優次排列及管理重要的 ESG 相關事宜的過程;以及董事會如何按ESG相關目標檢討進度,並解釋它們如何與企業的業務有關連。



另外,企業亦必須披露企業於環境方面的數據,並以量化的數值來表示,如下圖中,恒生銀行的環保表現例如溫室氣體排放量、能源消耗等,都用上可量度的數值表示,令相關單位可清楚了解企業的表現,加上有過往數年的數據作參考,以顯示企業正在進步。



在社會方面,企業亦需要披露有關數據,包括其下員工的統計數字,以顯示企業於聘請人才方面的多元性,報告亦有關於員工培訓的數據,以顯示企業於培訓人才,協助員工發展方面的付出及成果。






從以上的報告例子,我們發現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確,於港交所的 ESG 報告指引中提及到量化的重要性 – 有關匯報排放量/能源耗用所用的標準、方法、假設及/或計算工具的資料,以及所使用的轉換因素的來源應予披露。
由於 ESG 的數據牽涉由多個資訊源,例如氣體排放,能源用量等,不同的服務供應商提供的數據會根據各自的模式,或是不同的時段/準則,這會做成數據上的差據,需要 ESG 分析師以及投資者大量的時間及額外資源去處理。企業會利用數碼科技包括AI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去處理大數據以解決以上的問題,它們能夠 :
– 信息收集,收集從各個接觸點獲取的數據,並集中儲存所有數據。
– 數據集成,處理不同的數據並聚合起來,為數據帶來一致性和結構性。
-制成報告,為ESG 分析師以及投資者提供易於理解的視圖。
– 分享成果,對信息進行了模式化,使其易於所有人理解並易於呈現於報告上。
Tech On Fire 作為專業培訓機構,一直為企業提供度身訂造的培訓課程,協助企業了解市場趨勢,把握先機。最新的「運用資訊科技實施ESG策略實戰班」幫助企業深入了解 ESG 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專業導師更會針對企業的個別需要,運用資訊科技令 ESG 的計劃能高效實施。
課程簡介:
https://techonfire.com.hk/rttp/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以 WhatsApp 聯絡我們。
*參考報告: 恒生銀行(0005)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2021
https://www.hangseng.com/cms/fin4/esg_report_2021/tc/index.html








